亮剑演讲口才培训

让你更受欢迎的七个社交法则

  • 运营助手 / 2023-09-17
3106

要想拥有好人缘,就要悟透这些社交法则,练就高情商,源源不断地储蓄人情账户。

让你更受欢迎的七个社交法则

白居易有言:

“行路难,不在水,不在山,只在人情反覆间。” 

与人相处是一门艺术,也是一种智慧。掌握人际交往的密码,处事方圆,好运常伴;不懂人际交往的方法,易吃亏,遭埋怨。做人要得其分,处事要得其法。 

人际关系看似微妙复杂,却也有迹可循。

今天,跟大伙分享7条法则,使你在社交中如鱼得水,成为最受欢迎的人。 

说话莫揭人短 

人无完人,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触及的“疮疤”。谈论他人忌讳的事,无异于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。 

徐峥上初二时,突然开始脱发,这让他很自卑。然而,围观他治疗脱发,成了同学们最大的娱乐活动,还有同学敲着脸盆奔走相告。这在他心里留下了难以抹平的伤痕,很多年挥之不去。 

《弟子规》有云:

“人有短,切莫揭;人有私,切莫说。”

不揭人短,不言人私,对别人的痛楚三缄其口,不仅是为人处事的技巧,也是一个人最大的慈悲。 

跟矮人不谈身高,跟胖人不说体重,跟穷人不提钱财,跟老人不聊年龄。 

说话留三分余地,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。给别人留体面,也是在给自己留退路。 

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 

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刻?跟人交谈时说得起劲,对方却心不在焉,或者只听了一部分,就三番五次打断你。

等他插完话,你已经完全没有了表述的欲望,原本激动的心情也冷却下来。 

培根曾说:

“打断别人、乱插话的人,甚至比发言冗长者更令人生厌。” 

成年人最高级的修养,就是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讲完。不管心中有多好、多精彩的观点和想法,也要管住嘴,不插话。适当的时候,可以点头示意,释放一种友好的信号,让对方感到被倾听和被尊重。 

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,不仅是有效沟通的前提,也是赢得好人缘的关键。 

不把别人当成情绪垃圾桶

坏情绪有着强大的传播性与杀伤力,在帮助身边人释放情绪时,倾听者也会深受其害。 

有段时间,萧红被生活困扰,经常去鲁迅家寻求安慰。她一坐就是半天,言语间全是牢骚和哀愁。鲁迅的妻子许广平不忍拒绝,但时间久了心态也变得暴躁郁闷。 

《恶的科学》一书中指出:

“人类的共情能力,就像身高和其他特征一样呈正态分布。” 

这就意味着,多数人的共情能力,达不到时刻理解和宽慰他人。发泄消极情绪,别人不但帮不了你,说不定还会对你避而远之。 

先让负面情绪停留10秒,给情绪一个缓冲的时间,爆发的欲望会减少很多,人际关系也会舒服很多。 

不传播别人的隐私 

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,每个人都有窥探别人隐私的欲望。 工作收入、家庭琐事、生活现状等等。也有人处于社交需求,将信息传播给他人,进行等价交换。 殊不知,一个人的秘密就像龙的“逆鳞”,一旦被冒犯必然心生嫌隙。

当别人向你袒露心扉时,代表着跟你关系密切,并且认可你的人品。替别人守住秘密,是与人建立深度亲密关系的关键。 

朱自清曾说:

“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,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——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?” 

人生在世,众处守口,独处守心。守口,能避祸患;守心,能获真情。 

让别人感受到你的重视 

网上看到一个提问:“被人重视是什么样的感觉?” 

有个留言说:“有被需要的满足感,继而给生活带来无限的能量和动力。” 

人性深处最大的渴望就是“被看见”,人们会为了这份重视,拼命去实现自己的价值,也会更加爱自己。 

与人聊天时,随口提到的一个关注点被记住了,会更愿意跟对方分享;情绪低落时,一句安慰鼓舞的话,足以让人感受到体贴和温暖;迷茫困惑时,得到引导和肯定,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,指明了方向。 

记住对方的喜好、特别的日子和重要事件,能让对方体会到存在感和幸福感,甚至很大程度影响一个人的事业和生活。 

人际交往是双向的,你也会收获对方的好感,彼此的感情愈加长久。 

可以待人礼貌
但不要一副看起来好欺负的样子 

这个世上,不是人人都值得被温柔以待,有些人你对他越客气,他越把你当软柿子捏。 

毕淑敏刚实习那会儿,公司里有个比她年长两岁的同事。这个同事对别人总是恭恭敬敬,却经常被人使唤。从帮忙带饭、打印资料这些琐事,到工作中采访课题被人抢,很多人都把她当空气,并没有人真正关心她。 

为什么别人总是欺负她?

因为不是人人都懂得感恩。 你越是好好说话,他们越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。笑脸给多了,惯的都是毛病。

礼貌要有“脾气”加持,除了说“YES”之外,还要学会说“NO”。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不取决于善意,而取决于强弱。

为人处世,圆润却有锋芒,柔善却不懦弱,才会让人对你心生敬畏。 

不要主动给别人出谋划策 

雷军有个观点,不让入职半年内的员工提意见,也从不给年轻人提建议。

他认为,生活是无穷无尽的,每个人的建议都会有失偏颇。 他自己从二十来岁开始创业,如今已年过五十,仍在学习赛车。 

人的认知范围,自带局限性。很多时候,我们的建议不过是自己内心的投射。

比如,给别人推荐美食时,往往按照自己的喜好;给别人参考职业时,可能只是自己的愿望。 别人做好了也就罢了,结果不好,你可能还会被横加指责。 

有句话说得好:“觉醒的人1%靠经验 ,99%靠的是社会的千刀万剐。” 

成长是主动的过程,不碰个头破血流,难以炼出钢筋铁骨。与其考验彼此的耐力,不如尊重别人的独立性,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决策权和成长空间。 

▽ 

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:“为什么成年人的社交这么难?” 有个回复很多人表示认同:“因为不懂得分寸感和界限感。” 

与人交往要讲究一个“度”,既要有适度的距离,也要有恰好的温度。圆滑又不虚伪,真诚又不逢迎。 

要想拥有好人缘,就要悟透这些社交法则,练就高情商,源源不断地储蓄人情账户。 

愿我们都能养成受欢迎体质,收获高质量的人际关系。

专栏介绍
关注“跟亮剑学演说”,定期演讲与口才干货分享~
推荐内容
微信扫一扫,在手机中浏览